2016年06月23日 星期四 五月十九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浅议农机合作社的出路在何方?

日期: 2018-05-09  来源:农机360网《农机新观察》  作者:刘文华   点击

 

曾几何时,结伴出行,开着收割机从南到北收小麦的“铁麦客”是个抢手的职业。而近几年,这些跨区作业机手们很难找到活儿干。单打独斗的机手更是早已退出历史舞台,即便是成群结队出行的农机合作社,也面临着找活儿难的困境。那么,农机作业的趋势是啥样?农机合作社的出路到底在哪里呢?

  曾几何时,结伴出行,开着收割机从南到北收小麦的“铁麦客”是个抢手的职业。而近几年,这些跨区作业机手们很难找到活儿干。单打独斗的机手更是早已退出历史舞台,即便是成群结队出行的农机合作社,也面临着找活儿难的困境。那么,农机作业的趋势是啥样?农机合作社的出路到底在哪里呢?

  刚需未变

  耕地面积稳定。我国通过创新耕地保护机制、推进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构建起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耕地保护新格局,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在总亩数稳定的情况下,在有条件的地区,实行保护性耕作、休耕轮作等措施,从而逐步提高地力的营养成分,为“藏粮于地”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业需求稳定。18亿亩耕地,肯定不会是老一代传统的耕作方式和收获方式。据了解,预计今春,全国将投入大中型拖拉机、耕整机、工厂化育秧设备、高速插秧机、宽幅精量播种机等各类农机具2200万台(套),水稻、春玉米、春小麦、春大豆等粮油作物机耕率稳定在90%以上,机播率达到52%,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农机作业的“活儿”都去哪儿了?

  中国独有的“麦客”大军,拿着镰刀从南到北收小麦;后来发展到开着收割机走南闯北的“铁麦客”,沿着先人的足迹,从单一的收小麦到玉米、水稻和其他农作物。可是,现如今,随着各地农机保有量的增加,这些“铁麦客”的作业半径越来越短,已经很少有跨省作业的队伍,大部分都已改成在省域内或市域内作业。

  合作社的“片区”。随着近十几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有力拉动,很多地方的农机保有量有了很大的提高,甚至有些种类的农机总量已经超过需求量,即部分品种的农机已经饱和。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后的几年内,购买农机的人几乎是农户个人,除了把自家的“一亩三分四”打理好之余,还可以靠农机外出赚钱。后来,这些散户形式的机手组成了农机合作社,就可以为某一地区提供农机综合作业服务。再后来,农机合作社与其他合作社组成了合作社联合社,为联合社承包的土地进行农机作业,算是订单式作业中的一种。因此,联合社旗下承包了多少耕地,就成了联合社其中的农机合作社的“片区”,就像战争期间各个部队的“防区”。有了这种“片区”的地方保护,外来的农机只能是“见缝插针”,在本地农机合作社顾全不到的地方作业。

  “当地化”成为趋势。随着近些年耕地集中连片,农机合作社里原有散户各自购买的中小型农机已经不能满足耕地发展趋势,大型、高端农机成为集中连片耕地的主流机型。因此,在大面积、规模种植的情况下,以农机合作社为购买主体,买来的大型农机成为合作社“片区”的主力,而那些不适合大型农机作业的“边边角角”地带,就交给当地散户或是外来小型农机去打理。这种农业生产主要靠当地农机作业的模式越来越普遍,只要当地农机合作社的机器能够满足当地需求,外来农机几乎拿不到订单,所以,这种“当地化”已经成为现阶段农业生产的主流趋势。

  农机合作社该咋办?

  不得不承认,从欧美农业发达国家的农机作业服务模式来看,当今中国“当地化”农机作业模式或许只是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过了这一时期的发展之后,很可能转变成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专业化服务,例如:专业的农机深松整地服务、植保专业服务、收获专业服务等。先不说未来的农机作业模式,只说现阶段我国“当地化”农机合作社的作业模式,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该拿的补贴资金一定要争取。每年国家都有好多涉农补贴资金,除了购买农机时的购置环节补贴之外,近些年的农机作业环节补贴更是农机合作社要尽量争取的,比如深松整地作业补助、秸秆还离田作业补助和“一喷三防”植保作业补助等。这些分门别类的涉农补贴,很可能单个项目补贴金额并不是很多,但是,把这些补贴都加在一起,很可能就会是农机合作社扭亏为盈的救命稻草。据笔者了解,有很多农机合作社就是靠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资金发家并壮大的,所以,国家涉农补贴资金不容小觑。

  差异化布局。现在的农机装备,特别是规模化种植的各大平原地区,大型农机、农具是必不可少的,这些“大家伙”的单台套价格不菲。统计出现有农机设备的作业时间、效率、产出等重要参考值之后,合理搭配购买新农机装备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要考虑当地农作物的作业需求,尽可能使本合作社拥有的农机能够满足本地区在作业高峰时段的需求,这样才能守住自己的“防区”不被外来者侵入。除了“看家本领”之外,一定要结合当地特征,打造一个或多个高水平、品牌化的作业队伍,为未来农机专业化服务奠定基础。

  提升现代化门槛。我国农业已经逐渐从原有的小农种植向规模化种植转变,尽管小农散户在部分地区仍占据重要地位,但是总体趋势还是向着规模化方向发展的。农业规模化种植就需要引进工业上的“精益生产”思路,就离不开农业装备的现代化,农业种植方面的卫星导航、无人驾驶等技术早已在欧美农业发达国家成为现实,尽管距离我国农业生产还有一定距离,但是,初级的农机物联网运用已经进入我国农机行业。农机合作社将旗下拥有的农机装备安装上智能物联网设备,让高价格的大型农机在出故障之前就有预警,可以有效防止财产损失,而且还能将作业轨迹、质量呈现给合作方或监管方,相对于普通农机合作社的竞争优势将得到极大提高。用科技来提高竞争门槛,生存、发展、壮大才能有保障。

结束

不论哪一家农机合作社,能够在当今农机行业不景气的时候存活下来,已经很不容易。但是,存活不是目的,发展壮大才是正路。如何发展壮大呢?不能只顾眼前,还要紧盯未来,更要为未来做准备。


手机扫描可直接访问本页面